提示: 欢迎访问山东星望律师事务所。
律师咨询热线
0631-5550655
新闻资讯
NEWS
SERVICE PHONE
0631-5550655
banner

最新动态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最新动态 > 最新动态 >

压岁钱归谁?其实是个法律问题

发布时间:2020-12-21 13:37 点击量:0

星望动图.gif

大年将至,对孩子们来说,最高兴的莫过于能领到压岁钱了,新的一年刚刚开始,正所谓金猪进门来,相信很多孩子的腰包都是鼓鼓的。但是,这时他们最怕的就是父母来一句:压岁钱上交!很多孩子不甘心,气的圆鼓鼓的。

图片1.png

那么对于父母来说,是否真的有权去“动”孩子的压岁钱呢?有的人认为:压岁钱其实是一种礼尚往来的习俗,亲戚送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,那自己一样要送给别人孩子压岁钱,所以虽然收入的是孩子,但是对应送出的却是父母,因此压岁钱应该归父母所有。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,但是,关于压岁钱,在法律上又是如何规定的呢?

根据《民法总则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》若干问题的意见(试行)第六条规定,无民事行为能力人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、赠与、报酬,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,主张以上行为无效。因此孩子并不是说没有接受赠与的能力,凡是那些接受奖励、赠与、报酬的行为,无论是多大的孩子,都有权接受。因此,大人给予孩子红包的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,红包也自然而然的成为孩子的个人合法财产。

不过,考虑到孩子尚未成年,他们很难支配这样一笔数目不小的钱,根据《民法总则》第十九条规定,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、追认,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、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。第二十条规定,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,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。

按照这些法律的规定,未成年的孩子并没有能力支配他们的大额财产,家长替孩子保管这些压岁钱确实更好一些。事实上,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确是监护人的职责之一。不过,既然是保管,父母就不能随便动用。《民法总则》第三十五条规定: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的利益外,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。只有是纯粹为了孩子的利益,比如给孩子购买商业保险、让孩子参加学习培训,才可以动用孩子压岁钱。

微信图片_20190201160400.jpg

给家长的建议

首先,应该明确一个法律意识——压岁钱属于孩子的财产权益,不应随意处置。

其次,应该让孩子知道对于压岁钱的处分边界。虽然未成年人对压岁钱有所有权,但只能在自己的行为能力范畴,适度消费压岁钱,因此,家长们理应管理他们的压岁钱,该管的要管到位。

第三,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压岁钱,树立健康的财产观和消费观,逐步教育孩子适度理财,不能让他们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坏毛病,更不能用压岁钱进行赌博、打游戏、购买烟酒等不良消费。

 微信图片_20180322083010.jpg